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健康知识 >> 中医养生

中医养生

  • 时间:2019年11月20日
  • 浏览次数:7743

     中医养生,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、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,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。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,目的是提前预防疾病,治未病。

一、养生学术渊源
  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,《内经》的基本学术思想为“天人相应”,且其亦为养生的基本原则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,人体脏腑、经络及气神的活动相互协调也是一个整体,从而构成有序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。因此,凡自然环境的异常和人类自身的活动均可影响其生理活动而致病,有碍养生。而尊重自然规律,顺应自然规律的变化才能减少疾病,达到身体健康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名家孙思邈,人称“孙真人”“药王”,是我国唐代杰出的医药学家,也是一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养生家,他的“养生”思想比以前的养生论更胜一筹。从理论上来说,他有一套完整的养生理论体系;从实践上看,他活到了一百零一岁,这罕见的高龄,就是他实践这些养生理论的成果。而在养生的医学流派中,“补土派”在养生方面尤多建树,他的鼻祖李东恒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。其主要学术观点为“内伤脾胃,百病由生”,而他的养生观点“养生当实元气”,即养生的关键在于脾胃,以脾胃为本,并具体指出从服药饮食和生活起居两个方面来调理脾胃。

二、养生理论建树
  1、养生观点——心态好、性格开朗是养生第一要诀。就养生而言,下士养身,中士养气、上士养心。也就是说,养生是中医的最高境界,养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,是养生的核心和关键。人要健康,最为关键的就是心理健康。其次是调整好饮食,不吸烟,不喝酒。饮食是生命的本源和第一需要,在现今没有温饱问题困扰的情况下,人们自然注意的就是调整好饮食,吃出健康、吃出长寿。吸烟有害健康是毋庸置疑的科学结论,而过量喝酒(尤其是白酒)也容易伤身。第三是日常要轻微活动。生命在于运动,适度的劳动或形体锻炼,可使人体气机通畅,气血调和,脏腑功能活动旺盛而体质健壮,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,保持良好的体质状态,“形劳而不倦”和“人体欲得劳动,但不当使极”作为适度劳动或运动的标准,动静结合,劳逸结合,就能够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。
  2、养生原则:调节情志,慎其起居,粗细(粮)搭配,清淡饮食。
  3、养生要领:戒气——不要生气,因为“百病皆生于气”。

三、养生方法
  1、情志养生:通过控制和调节情绪以达到身心安宁、情绪愉快的养生方法。强调情绪要稳定、脾气不能急躁,急躁则容易生病。如高血压患者如果情绪激动,易患脑出血。有研究表明,忧虑、烦恼、恐惧、紧张、生气、不满等消极情绪,会引起人体内分泌激素的失调,造成一系列生理紊乱,免疫力降低,抵御疾病能力的下降,从而疾病不时发生;反之,兴奋、快乐、舒畅等积极性的情绪,能给人体以良性刺激,是任何药物和补品都不能替代的,能够使人推迟衰老,健康长寿。
  2、饮食养生:根据个人体质类型,通过改变饮食方式,选择合适的食物,从而获得健康的养生方法。要荤素塔配,才能满足人体每天需要吸收的优质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及纤维质等。而就粗细搭配来说,粗粮和细粮在营养上各具特色,口感上也各有千秋;粗粮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,而细粮口感好,且比粗粮容易消化吸收,故混合食用或轮流食用最好。另外饮食要定时定量,“早吃饱,午吃好,晚吃少”;如《千金要方》所云“一日之忌,暮无饱食”“夜勿过醉饱食”。
  3、运动养生:通过练习中医传统保健项目的方式来维护健康、增强体质、延长寿命、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,常见的养生保健项目有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、六字诀等。
  4、时令养生:按照春夏秋冬四时节令的变化,采用相应的养生方法。即,要调养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神志,则春三月谓“养生之道”,“以使志生”;夏三月谓“养长之道”,“使志无怒”;秋三月谓“养收之道”,“使志安宁”,“收敛神气”,“无外其志”;冬三月谓“养藏之道”,“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”。同时提出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养生法度。
  5、经穴养生:根据中医经络理论,按照中医经络和腧穴的功效主治,采取针、灸、推拿、按摩、运动等方式,达到疏通经络、调和阴阳的养生方法。其中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,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。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,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。拔罐法:古称"角法"。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,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,使吸着于皮肤,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。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,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、风湿等内科疾病。按摩是以中医的脏腑、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,从性质上来说,它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。从按摩的治疗上,可分为保健按摩、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。刮痧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,用牛角、玉石等工具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,以达到疏通经络、活血化瘀之目的。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,增加汗腺分泌,促进血液循环,对于高血压、中暑、肌肉酸疼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。经常刮痧,可起到调整经气,解除疲劳,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。
  6、体质养生:根据不同体质的特征制定适合自己的日常养生方法,常见的体质类型有平和质、阳虚质、阴虚质、气虚质、痰湿质、湿热质、血瘀质、气郁质、特禀质九种。

四、中医养生误区
  1、看中医就是吃中药
  中医养生所采取的手段与方法是丰富多彩的,如精神养生、起居养生、针灸按摩等。养生的目的不是治病而是防病,所以说那些认为只有吃中药才能达到中医养生目的的观点是不对的。中医养生,除了吃中草药,还有针灸、艾灸、拔罐、推拿、药浴、刮痧、食疗等各种方法。
  2、中药疗效慢
  不少人都觉得,中药疗效慢。其实中医为宏观方式,西医为微观方式,西医更多是所见即所得,中医则是祛邪固本养生。另外,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,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,甚至对于急病的抢救方面,中医也有独到之效,如从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,到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等等。
  3、西医治疗不好的才去找中医
    有些病人到西医疗效不好时才想起找中医,把中医当做是"救命稻草",此时若中医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。其实许多病中医一开始就可以介入,这样效果会更好。例如糖尿病,西医治疗糖尿病,多数是控制饮食、注射胰岛素。但糖尿病在中医上即为"消渴症",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,养阴生津,并且辅以食疗,即显效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,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,多从整体出发,调节脏腑功能,从而达到阴平阳秘、气血充盈之效。
  4、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
  西医营养学,是通过食物摄入人体内经过代谢转化后,在体内最终代谢产物的酸碱性来控制饮食,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。中医食疗是利用“药食同源”的食物进行防病治病,根据食物的气对人体进行调养,讲究顺天应时,顺应四时,吃应季的食物,用食物来调理身体,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。二者是不能划等号的。
  5、养生=老年人?
  当然不是!其实我们可以认为中医养生是一项身体养护工程,越早开始养生,身体的结构和性能就养护的更好。从这点上来看,青年人养生起到的作用往往比老年才开始养生的效果要显著得多。

 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,中医养生就是老年人的事情,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。中医养生,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、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,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。中医养生在于调和阴阳,疏通气血,保证人体的健康。现代人压力大,工作忙,生活不规律,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年轻化,因此对于任何年龄的人来讲,养生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                   (九病区 张莉萍)